作者
何宗娅
文章摘要
产程中持续胎心监护异常图形的准确判断与及时处理对保障胎儿安全至关重要。阐述胎心监护异常图形,包括胎心过缓、胎心过速、变异减速、晚期减速、正弦波等,分析其对应的临床意义,涵盖胎儿窘迫、脐带因素、胎盘功能不良等多种情况。针对不同异常图形,提出相应处理对策,如改变产妇体位、吸氧、纠正宫缩、阴道助产、紧急剖宫产等。通过明确各类异常图形临床意义与处理方式,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以降低不良围产结局发生率,改善围产质量。
文章关键词
产程;胎心监护;异常图形;临床意义;处理对策
参考文献
[1] 刘兴会,漆洪波.难产诊治指南(2014)[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5):321-333.
[2] 徐先明,段涛.胎儿监护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6,32(1):11-16.
[3] 余海燕,李笑天.胎儿电子监护的临床应用及争议[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33(1):11-14.
[4] 马润玫,钟慧珍.产时胎儿监护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34(1):33-37.
[5] 陈敦金,牛建民.胎儿窘迫诊断的争议与共识[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9,22(3):153-157.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