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俊华,马 丽
文章摘要
目的:对重症多发性创伤病人的护理措施进行深入研究,程序化床旁交接班模式实施以来的效果呈现。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4年5月—2024年9月我院收治的130例多发伤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采用程序化床旁交接班模式)和对照组(采用常规床旁交接班模式),比较两组患方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人员交接不良发生率、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方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交接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程序化床旁交接班模式应用于多发伤危重患者护理中,有利于护理人员全面掌握患者整体情况,降低发生交接不良的概率,提升护理质量,并提高患方满意度。
文章关键词
程序化床旁交接班;多发伤;危重患者;护理
参考文献
[1] 李阳,李辉,陈驾军,等.多发伤病例与诊断:专家共识(2023版)[J].创伤外科杂志,2023,25(8):561-568.
[2] 宗晶,刘晓燕,耿晴晴,等.基于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危重多发伤标准化护理评估指标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5,25(2):98-103,110.
[3] 朱梦琦,楼艳,练正梅,吕雅飞.病人参与护理床旁交接班真实体验及期待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21年6月第18卷第6期:551-555.
[4] BRESSAN V,MIO M,PALESE A.Nursing handovers and patient safety:findings from an umbrella review[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20,76(4):927-938.
[5] 闫海丽.ICU标准化护理床旁交接班实施及效果分析[J].医疗医务标准化2023年第5期(下)总第631期:247-250.
[6] 冯雪景,管泱,渠雪红.SBAR沟通模式在心内科护理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20年第5卷第41期:135.
[7]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及其实施细则的通知[EB/OL].(2022-12-25)[2024-03-24].
[8] 郭月,王颖,黄丽红,等.护理交接班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25,25(1):97-100.
[9] 顾晓琳,钱丹.结构化沟通模式应用于急诊抢救室护理人员交接班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25,23(2):145-147.
[10] Devika R,Harikrishna M.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mode shift to public transit in a developing country[J].IOP Conf Seri:Earth Environ Sci,2020,491(1):012054.
[11] 温小凤,袁水莲,杨雅杰,邓秋萍,黄婷.SBAR沟通模式在精神科伴躯体性疾病患者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23, 31(3):311-313.
[12] 曹文竹,席淑新,石美琴.护理交接班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7,32(2):104-107.
[13] 王璐,魏楠,崔莹.基于SBAR模式的床旁交接班在提高皮肤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24,39(16):1767-1772.
[14] 姬国华,申祥凤,吴琪,等.心血管危重症患者SBAR床旁交接班模式的质量改进与临床应用评价[J].心脑血管病防治,2024, 24(4):63-64,封3.
Full Text: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