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障碍患者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磁共振波谱的特征研究

ISSN:2705-098X(P)

EISSN:2705-0505(O)

语言:中文

作者
孙嘉宁
文章摘要
目的:基于磁共振波谱成像(MRS)技术分析抑郁障碍患者双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脑内代谢物特征。方法:在2024年5月-2024年12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湖院区)就诊的门诊及住院病人选取满足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抑郁障碍患者11例,作为抑郁障碍组,另选取健康者31例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资料,均进行头颅核磁共振平扫和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扫描,测量双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峰下面积,得出NAA/Cr、Cho/Cr比值,对抑郁障碍组与对照组进行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1)抑郁障碍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的比较,在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身高、职业、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抑郁症病史时间、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评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抑郁障碍组患者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的NAA/Cr(1.31±0.37)值低于对照组(1.69±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障碍患者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的NAA/Cr比值低于正常人,可以提供抑郁障碍辅助诊断及治疗效果的依据。
文章关键词
抑郁障碍;磁共振波谱;背外侧前额叶皮层;N-乙酰天门冬氨酸
参考文献
[1] 郭芮绮,胡依,闵淑慧,等.1990—2019年中国居民抑郁疾病负担及变化趋势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2,49(6):981-985,1031. [2] 武宁强,王奇艳.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和抑郁障碍的关系[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42(1):73-76. [3] 包涵,刘永义.抑郁症病因及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J].临床医学进展,2023,13(4):5641-5645. [4] 张俸玮.磁共振波谱对脑内代谢物检测的研究现状[J].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2023,26(6):433-437. [5] 王凤寒,王成伟.抑郁症与双侧前额叶区能量代谢、脑缺血灶的关系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3,7(6):57-59. [6] 靳娜,田乐.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伴失眠的抑郁症患者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4,51(5):1442-1445. [7] 毛宁,崔明湖,姜兴岳,等.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前额叶磁共振波谱与记忆功能的相关性[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 35(4):490-493.
Full Text:
DOI